介颜网   /   资讯  /   近视眼镜配上防蓝光,是智商税还是真刚需?每天盯屏6小时以上的你该看看了

近视眼镜配上防蓝光,是智商税还是真刚需?每天盯屏6小时以上的你该看看了

天天对着电脑、手机,眼睛干涩、疲劳甚至视力下降成了很多人的“标配”。配近视镜时,店员十有八九会推荐防蓝光镜片。它到底是不是必需?还是被过度宣传的营销概念?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清楚这事儿。

近视眼镜配上防蓝光,是智商税还是真刚需?每天盯屏6小时以上的你该看看了

蓝光是什么,真的需要“防”吗?

自然光线由不同波长的光组成,蓝光是指波长在400~500纳米之间的高能可见光。它无处不在——阳光里有25%~30%是蓝光,手机、电脑屏幕、LED灯等人造光源中也含有蓝光。

需要注意的是,并非所有蓝光都有害。波长480~500纳米的蓝光能调节生物节律,影响褪黑素分泌,与睡眠、情绪和记忆力有关。甚至有些研究发现,特定波长的蓝光(如430纳米)可能对延缓近视发展有积极作用。真正需要警惕的是415~455纳米范围的短波蓝光。这类蓝光能量高、穿透力强,可能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,长期过量接触有可能增加视网膜细胞损伤和黄斑病变的风险,并干扰褪黑素分泌,影响睡眠。

防蓝光镜片是如何工作的?适合你吗?

防蓝光镜片主要通过两种技术实现:

  1. 1.镀膜反射:在镜片表面镀上一层膜,将有害蓝光反射出去。

  2. 2.基材吸收:在镜片材料中加入防蓝光因子,吸收部分短波蓝光。

一般合格的防蓝光镜片能过滤约20%-40% 的短波蓝光。

是否选择防蓝光镜片,应基于你的用眼习惯和生活场景:

  • 适合防蓝光镜片的情况:如果你每天使用电子设备(电脑、手机、平板等)超过6小时,或者因工作学习需要长时间盯屏(如程序员、设计师、游戏爱好者等),防蓝光镜片可能有助于减轻眩光和视疲劳。已有视网膜病变、白内障术后患者,以及高度近视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、50岁以上中老年人,也可能更适合使用防蓝光眼镜。

  • 不一定需要防蓝光镜片的情况:如果平时接触电子屏幕时间较短,或更多进行户外活动、阅读纸质材料,普通镜片可能已满足需求。对于儿童和青少年,蓝光可能具有一定的近视保护作用,且他们更需要的是充足的户外活动和良好的用眼习惯,因此通常不建议日常配戴防蓝光眼镜。

防蓝光眼镜的益处与不足

选择防蓝光眼镜,可能会带来以下好处:

  • 缓解视觉疲劳:减少短波蓝光对眼睛的刺激,帮助减轻长时间用眼后的酸胀、干涩感。

  • 或有助于改善睡眠:夜间使用电子设备时,防蓝光镜片可减少部分蓝光对褪黑素分泌的抑制,对改善睡眠质量可能有一定帮助。

  • 为特殊眼睛健康需求提供多一层防护:对于存在眼底疾病或术后敏感的人群,能减少部分蓝光带来的潜在风险。

同时,也要了解其可能存在的不便:

  • 可能产生色偏:过滤蓝光可能导致视觉色彩略有失真,使画面偏黄,对需要精确色彩判断的设计、美术工作者可能造成影响。

  • 镜片透光率可能受影响:部分防蓝光镜片可能会降低透光率,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可能稍感昏暗。

  • 产品质量至关重要:市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。一些劣质产品可能过度宣称防护效果,或因镀膜工艺不佳导致清晰度下降,反而加重视觉疲劳。

选购防蓝光眼镜的建议和专业指导

如果你综合考虑后决定配防蓝光镜片,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:

  1. 1.按需选择,不必盲目追求高比例:并非防蓝光比率越高越好。过滤比例过高可能加剧色偏和透光率下降。一般日常办公娱乐,选择宣称过滤20%-40%蓝光的产品已基本足够。

  2. 2.选择可靠品牌,关注镜片整体性能:建议选择专业光学品牌或信誉良好的厂商。重点关注镜片的透光率(应尽可能高)、防蓝光效果以及镀膜工艺。可要求商家提供相关的检测报告或参数说明。

  3. 3.结合自身视力状况:在选择时,应综合考虑个人的近视程度、眼部健康状况(如是否有干眼症、眼底疾病等)以及主要用途(是主要用于看电子屏幕,还是兼顾户外活动等)。

  4. 4.“防蓝光”不能替代良好用眼习惯:再好的防蓝光眼镜,也无法抵消长时间连续用眼带来的伤害。记住 “20-20-20”法则:每用眼20分钟,就向20英尺(约6米)外远眺,持续至少20秒。同时,白天保证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,是维护眼健康的重要方式。

关于费用:防蓝光镜片通常会比同档次的普通镜片价格高一些。具体价格因品牌、材质、镀膜技术、度数以及购买渠道而异。建议在选择时,将防蓝光功能视为镜片的一个附加选项,并将其整体光学品质、舒适度和个人需求放在首位综合考虑。

最后记住:眼睛是很精密的器官,配镜是一项专业的医疗行为。在做出决定前,咨询专业的眼科医生或视光师,根据你的具体情况进行检查和建议,总是最稳妥的做法。

如果你对防蓝光镜片还有更多疑问,或者想了解适合自己的具体产品类型,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,获得更个性化的解答。

网站提醒和声明
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非本站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/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,不代表本站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、虚假信息、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。
版权保护:转载请保链接:https://www.sh-shiyi.com/news/6515.html
相关资讯
广告图

医院推荐

    没有数据

推荐医生

    没有数据